上海关于酒驾一案的律师 醉酒、醉酒驾驶的后果如何?现在我们一起来看看酒驾、醉驾的可怕代价,分分钟失业、坐牢、倾家荡产!
合法成本
按照《道路交通安全法》的有关规定,酒驾、醉驾交通违法,将付出沉重的法律代价。
●酒后驾驶=暂扣6个月驾驶证+1000-2000元罚款+一次记满12分。
●再次饮酒驾驶=10天以下的拘留+1000-2000的罚款+吊销驾驶证。
●酒后驾驶、醉酒驾驶造成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=追究刑事责任+吊销驾驶证+终生禁驾。
●驾驶营运车辆饮酒=15天拘留+5000元罚款+吊销驾驶证+5年内不能重新取得驾驶证。
·醉酒驾驶=将其限制到清醒状态+吊销驾驶证+5年内不能重新取得驾驶证+追究刑事责任。
驾驶营运机动车的醉酒驾驶人=限制至酒醒+吊销驾驶证+追究刑事责任+10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+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。
对于醉酒驾驶的违法行为,无论情节恶劣与否,无论后果严重与否,我国都以“危险驾驶罪”定罪,处拘役1-6个月,并处罚金。
经济学成本
酒后驾车的经济成本,可能让你分分秒秒地发疯:
::保险无赔款。保险条款第六条规定,无论何种原因造成保险车辆的损失,保险人都不承担赔偿责任:(四)驾驶人饮酒、吸食或注射毒品、使用被麻醉的保险车辆的。
如因酒后驾车造成受害人财产损失,交强险公司在对受害人的人身权益损失承担赔偿责任后,有权向你追偿。这些都需要你自己和家人来承担,因为你的酒驾,造成了家庭的牵连,得不偿失!
·巨额赔偿如发生酒驾交通事故,将加重交通事故中的责任,造成一人死亡的,将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。
因饮酒驾车导致交通事故,导致一人死亡,2018年的赔偿标准,以上海为例:死亡赔偿金:城镇=1,251,920元(最高),但不包括丧葬费、被扶养人生活费等。若进行调解,可能会增加费用,并要求受害人家属赔偿。
工作场所成本
::律师、医生的吊证。依据《律师法》第49条:“对故意犯罪受刑事处罚的律师,由省、自治区、直辖市人民政府司法行政机关吊销其执业证书。
本公司雇员被雇主授予解除劳动合同的权利。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》第39条,劳动者受到刑事处罚的,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。
·公民不得入党,也不得报考国家公务员。
参军或报考军校不能通过政治考试。
在出租车、货车、客运车辆等营运行业中工作的司机,更有可能失业,特别是醉酒驾驶,将终生不能从事营运类工作。
以法定代表人的身份无法顺利办理营业执照。法定代表人登记管理规定规定:被判处刑罚或者正在接受刑事处罚的,不得担任法定代表人,企业登记机关不予核准登记;
::法检、公检法双开。根据规定,出现党员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饮酒驾驶等违法行为的,除依法给予交通法规处罚外,还要通报纪检监察机关进行纪律处分。
根据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的规定,醉酒驾驶机动车构成危险驾驶罪。党的十八大以来,党的纪律检查体制改革不断深化,党内监督体系不断完善。根据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第33条第1款的规定,“因故意犯罪被依法判处刑法规定的主刑(含缓刑),并依法给予开除党籍处分”。《行政机关公务员处分条例》第十七条第二款规定:“行政机关公务员,依法受到处罚后,可以开除公职。”因此,如果达到醉酒驾驶的标准,根据上述规定,就应该给予开除党籍和公职的处分。
应当指出,对于因酒后驾车而免于刑事处罚的党员、干部,根据《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》的规定,也应当给予撤职以上处分。
工期费用
酒后驾车所花费的时间是巨大的,二次酒后驾车或酒后驾车,即使没有发生交通事故也会失去人身自由,面临最高15天的行政拘留或最高6个月的监禁。构成交通肇事罪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;逃逸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,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;逃逸致人死亡的,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。
住宅成本
醉酒驾驶犯罪人被追究刑事责任后,家庭成员将承受巨大的心理负担,尤其容易给家中未成年子女造成阴影。
醉酒驾驶机动车被追究刑事责任,将给全家人带来巨大的精神负担。尤其是家里的孩子,由于父母酗酒被判刑,犯罪记录伴随一生,孩子报考公务员,上军警学校,入党等等,政审或多或少都受到一些限制。
社会化成本
由于酒后驾车事故的后果影响深远,千千万万个家庭破碎,致伤、致残、致死,给社会和谐稳定带来了严重影响。
其它费用
●心理成本,一旦酒驾、醉驾被查处,就会因受到各种处罚,精神折磨难免。
·“酒后驾车”将被纳入个人信贷记录,包括贷款、消费或限制。警方将与市政府的征信管理部门进行对接,并将“酒驾”违法行为人的信息和处罚数据及时传递给相关部门,纳入个人信用记录,形成联合惩戒机制。
·影响到出国签证的申请。醉驾已被列入刑法,会给当事人留下一个案件底,从而影响政审的通过。而且办理移民签证,必须提供无犯罪记录证明,否则拒签。
最终,提醒大家,即使你没有酒后驾车,也可能构成危险驾驶共同犯罪,一般有以下几种情形:
▶在饮酒过程中,行为人明知驾驶员非要驾车出行,仍极力劝酒或胁迫、刺激驾驶员饮酒,并不给其找代驾。
一种明知驾驶员饮酒而教唆、胁迫或命令驾驶员驾驶机动车的行为。
在明知租车人已醉酒并要求驾驶机动车的情况下,仍将车辆借给租车人使用的行为。
上海关于酒驾一案的律师 害怕吗?怕吗?
然后就做到了“开车不喝酒,酒后不开车”,平安!
上海交通事故律师解析男子隔夜酒 | 上海交通事故律师解答对方酒驾不 |
上海酒驾辩护律师讲酒驾处罚和醉 | 醉驾可以销案和不刑拘吗上海酒驾 |
您好,醉驾240,请问要判多久 | 我现在17今天不小心撞人了,重伤, |